編輯:民盟河南省委
發布于:2017-11-14
中國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員會是民盟在河南的地方組織。1947年3月,以河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毅齋為首的一批進步知識分子在開封秘密成立民盟河南省地下支部。
新中國成立后,河南民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遵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推動盟員和其所聯系的知識分子積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特別是文教事業貢獻了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1950年11月,民盟河南省支部籌委會在開封成立,組建機關,配備專職干部,建立各級盟組織。1954年8月,民盟河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開封召開,大會推選王毅齋為主任委員,組織機構逐步健全,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廣大盟員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積極承擔科研和教學任務,為這一時期河南的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有遠見的意見和建議,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957年至1977年,由于“反右”擴大化和 “文革”破壞,河南各級民盟組織被迫停止活動。
粉碎“四人幫”以后,河南民盟各級組織逐步恢復組織活動。1977年11月,經中共河南省委建議,吳紹骙等5人組成民盟河南省臨時領導小組,領導河南省各級盟組織的恢復重建工作。1980年4月,民盟河南省第五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全會認真貫徹落實民盟四大會議精神,決定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
1980年至2017年,民盟河南省委先后舉行了五至十三次代表大會,在這期間,民盟河南省委認真實踐民盟中央“出主意、想辦法、做好事、做實事”的方針,全省各級盟組織和廣大盟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積極參政議政,建求真務實之言,獻科學發展之策,提出了全國政協九屆二次會議“一號提案”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高質量的提案、議案和建議。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深入推進《盟動中原——助力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匯集起了全省盟員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愛心奉獻社會,積極賑災捐款、抗擊“非典”;“燭光行動”傳大愛,累計捐贈和協調資金3800萬元,燭光小學實現了全省18個省轄市全覆蓋,援建了四川江油民盟燭光小學;“放歌中原”深入基層、學校共舉辦18場公益演出; “墨韻中原”持續開展,話劇《焦裕祿》作為“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專題教育成果,已成為引領全省脫貧攻堅的精神動力。在推動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進程中,認真履行了參政黨的職能,樹立了民盟的良好社會形象。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民盟河南省委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參政建言、共商國是,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切實提升履職能力,務實創新,銳意進取,為譜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河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而積極努力。
截至2018年12月,我省擁有各級組織17個市委會、1個市級支部、363個基層組織,盟員總數10703名。全省盟員中現有全國各級人大代表128人,各級政協委員627人;省政府參事4人;中原學者2人;大學校(院)長6人,院(處)長106人;政府及組成部門中縣(處)級及以上46人;河南盟員有多人在各自專業領域做出了出色成績,獲得國家級及省部級表彰。
中國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員會主辦并向盟內發行的機關刊物《河南盟訊》,累計出版215期,官方網站累計上網稿件3030余篇,并開通了官方微信平臺。機關設有辦公室、組織宣傳處、參政議政調研處和經濟科技處四個職能部門。
現任主委:霍金花。